185 篇文章
  • 王才亮:“才良”的由来与律师伦理

    律师兴,法治兴,中国兴,世界兴。当法律人都能够才行法道、良举公正之时,中国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文明法治,国泰民安。

    531 19-10-01
  • 读书、写书与喝酒

    快乐人生有许多乐趣,之一是读书,之二为写书,之三是喝酒。

    5 25-04-27
  • 泰安高丙芳律师二审旁听的喜与忧

    作为本案的上诉人(一审的被告人)高丙芳律师的命运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个蝼蚁而无关大局,但我担忧的这个案子带来的负面效果会长期存在。

    第一,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鉴于中国国情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是由于本案的示范效果,可能就不再会有包工头由于乡情的压力而垫付工资而缓解矛盾。

    第二,农民工在于工资被拖欠之后进行上访,再也不会受信访部门的引导去走依法维权的路,矛盾将会难以预测的激化。

    第三,为农民工服务的律师再也不会充分地相信委托人,甚至有一部分律师会从农民工讨薪这个领域退出。

    547 25-04-26
  • 当事人用AI

    电脑不能取代人脑,但律师们对高科技应该是要去熟悉,去善于运用,而不能是抵触。

    66 25-04-24
  • 关于“三河改色,书记落马”事件的十个问题

    “三河改色,书记下马〞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违法行政在媒体的关注下受到初步处理的典型事件。市委书记被免职了,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吗?这里面存在的许多法律问题是否就能够依法处理了?免职不是最终处理,这一类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应当举一反三。我认为至少还有9个问题需要阐明并继续关注,并引起国内其他城市的重视。

    17 25-04-16
  • 从“不许百姓点灯”到“不许商户见红”

    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其魅力正在于包罗万象的包容性。三河市的"不许见红"的警示意义是:真正的市容整治不应是权力美学的独角戏,而应是多方参与的协奏曲。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主政者需要学会与市井烟火和平共处,在秩序与活力、统一与多元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就藏在那些不够"规范"却充满生命力的细节里。

    34 25-04-15